SINICA Intern Week2 之原來沒有不可能
前情提要
想看Week1 的請點這裡
這禮拜團隊一起完成了非常重大的突破
大家都有發揮優秀的地方
因此我決定叫我們團隊復仇者聯盟
而之後的文章就改叫我的隊友T 為鋼鐵人、B為奇異博士
而我呢,就是美國隊長
復仇者聯盟取名原因
大家都知道鋼鐵人是復仇者聯盟裡面最後的防線
而T呢,就是我們最凱瑞的那位,各方面都貢獻顯著,因此應當鋼鐵人
B在數學方面貢獻許多,因此就叫奇異博士,因為博士聽起來數學很好
而我為甚麼是美國隊長呢,因為我在我們團隊中負責貢獻顏值 ( X
因為我自認我的成長曲線跟美國隊長從瘦弱到強壯一樣令人感動 ( O
以下正文開始
本周我們被安排執行的任務是復刻一篇論文的模型code
這件事情照理來說不難
但是作者留下很多不清楚的地方
可能是趕著畢業、也可能是趕 conference deadline
並沒有寫得很清楚也沒有留下code就發表論文了
而這個任務我曾經獨自嘗試 3 個禮拜
最後自認實力不夠、經驗不足且時間不足
跨不過這個挫折而放棄了
對 我放棄了
然而這次我們有團隊來解決問題
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做到很多事情
首先,鋼鐵人開始發揮自己的能力硬湊出一個70%符合原本論文的模型
其次,我們開始聯絡作者確認論文沒有提到的細節
最後,我們努力測試各種可能,以及討論各種數學組合,推敲出作者在論文中所留下的線索以及疑點,並嘗試訓練模型,畢竟我們也必須做最壞的打算,那就是作者不會回應我們,我們需要依靠自己找出答案
一個成功的人,他一定經歷過反覆地失敗,最終得到一點點突破
— 複利效應
沒有錯,現實世界中,努力會帶來突破,而不是成功
成功需要不斷地突破才有可能達到
其實當初我也曾經復刻過這篇論文的code
只是我經歷太多失敗跑不出自己想要的結果,所以想放棄了
這次鋼鐵人寫出的code跟我遇到的狀況一樣
這時的我因為已經嘗試許多次而失敗,目前的能力已經沒招了
在這麼無助的時候,鋼鐵人用行動打破了我們的困境
一個模型有許多階段,需要經歷數百萬個參數的計算才會得出結果
他開始拆解模型架構
並帶著我們討論,分析每個可能
這時奇異博士也很快進入狀況
發揮他在數學上紮實的能力 與鋼鐵人 討論許多可能的原因
而我內心告訴自己不許再放棄了
如果要放棄那至少也嘗試完所有可能再放棄
而這至少也能夠證明這篇論文提出的方法有問題,讓我們換一個題目
而這次、我不會再放棄了 我是這樣跟自己說的
我們從禮拜一到禮拜三做了許許多多實驗
反反覆覆地對每個作者沒有寫明白的變因推敲著各種可能
雖然在過程中,我們還是沒有正確的結果
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的數學討論
讓我們都提升了不少深度學習方面數學的認知以及應用知識
即時沒有最理想的結果,但這段過程中獲得的能力依然烙印在腦袋中
才能是使之開花結果的,球感是磨練出來的
— 排球少年 及川徹
在歷經反覆地失敗後
時間是禮拜三下午開會前1分鐘,我打開我的電腦查看正在跑的結果
最後,我們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成功了 (可惜不能透漏研究成果
跑出來的結果跟我們的目標一模一樣
而且是在我猜的可能中跑出來,是別具意義的
因為我是對這件事情最沒有信心的人
而隨後,作者也寄來了回信
許多回覆都與我們推測的細節一模一樣
而作者也補上了一些關鍵的重點
讓我們最後模型全部復刻完成
到這邊我都快哭了
我只想說謝謝兩位,你們讓我成長了許多
題外話,這次的Intern表定一周工作40小時
但其實奇異博士跟我至少工作50小時,鋼鐵人我推測60小時
因為我們不只想要做好Intern的項目
更希望能夠進一步發表我們的研究成果
而這會為我們的能力以及履歷帶來巨大的幫助
這次的項目非常資本主義,想要這些我們都得一起努力
而鋼鐵人剛好最近有一篇自己的論文投稿
因此禮拜五到下禮拜二沒辦法幫忙我們太多
而知道他的難處之後
我主動私訓了他
鋼鐵人:假日我來幫忙這個項目好了
美國隊長(我):論文投稿不是每天都有的機會,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跟奇異博士吧,這次換我們來carry你
鋼鐵人:那就交給你們了
對
就是這麼帥氣的講出男人與男人的承諾
我會努力趕上大家的實力的
也只有趕上大家的實力,我才能貢獻更多到這個團隊上
我會急起直追,對美國隊長的稱號負責的
最後,讓我用我從鋼鐵人以及奇異博士身上觀察的優點,以及反思自身來做為文章的結尾吧
- 用行動來打破僵局
- 理性思考問題
- 對於關鍵事物所有細節的執著
- 實力強,但是會主動分配簡單的工作給他人
- 心態上不急躁且非常穩健
我認為我自身最需要改進的點是心態
因為有時我會害怕這個世界不等我努力到有結果
害怕自己錯失機會
因此急躁
但是鋼鐵人從來沒有在我面前呈現出來這樣的狀況
即使他同時有一篇自己的論文要發以及我們的研究要弄
他在我面前體現了 "慢慢來,才最快"
這周沒有甚麼比現場體驗這個道理更令我震撼了
到了這邊
本篇就差不多要結束了